电动车商情网:行业资讯旗舰!
免费注册>>
经销商登陆 | 商情通 | English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 商情视点 > 行业观察 > 正文
电动自行车:为何“达标”卖不过“超标”
来源:解放日报     2009-7-16 8:35:21
我来说两句( ) | |
[提要] 2008年全市共生产电动自行车约为110万辆,与2007年的142.8万辆相比,下降了22.3%;销售总量下降了20.95%追寻缘由,罪魁祸首就是无序竞争!

  市场萎缩,任何企业都难独善其身

  电动自行车的“轻摩化”和“非标化”,正在将这一朝阳产业逼入难以自拔的困境。一方面,超速、超宽、超重的超标车,片面迎合消费者所好,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了不公平的有利地位,获得大量“非正常效益”,对符合标准的优质电动自行车构成逆向淘汰威胁;另一方面,超标车的大量出现,导致整个电动自行车产销市场,乃至整个交通行车环境鱼龙混杂,放眼上海街头,穿梭往来的电动自行车,有几辆是守规守矩挂着牌照、带着证照的?为了道路交通安全,许多城市已纷纷对电动自行车下令,严禁在市区行驶,合格的、超标的,好的、差的一网打尽,达到了零容忍的程度!有道是“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搞非标化、轻摩化生产,当产业的名声搞坏、市场萎缩,得利一时的个别企业又岂能独善其身?

  据去年深圳第三届中国自行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透露的数据,在我国拥有的6400万辆电动自行车中,有60%以上都是豪华型,也就是说超标车。对此,电动自行车行业的有识之士说,轻摩化和非标化已经成为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害群之马”!真正的电动自行车,应该是简易款的产品、轻量化的产品、质量稳定的产品、智能型的产品、环保型的产品、节能型的产品。选择生产这样的新产品,才是保证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正确的选择。作为行业领导,各级自行车行业协会也都在积极行动进行自我净化。如在上海,联合交警部门进行查处,发文加强行业自律,成立电动自行车整治监督小组开展自查自纠……

  健康发展,尚需完善法规齐抓共管

  我国是个自行车王国,电动自行车作为便捷的出行工具深受大众欢迎。禁止燃油助动车和“轻摩化”电动自行车上路,也许这一查处工作实在是面广量大,涉及的又是被查者的实际利益,光靠一个部门、一段时间的集中执法,要想迅速改变超标车“万马奔腾”的局面,实在是有点勉为其难。对于多年来上海市自行车行业协会、公安交警、工商、技监都做了不少工作而收效甚微的缘由,方加亮说:这既有行业内部的原因,也有法规制定上的和长效管理上的原因。如假牌、假证、套牌等许多问题,都出在悬挂外地牌照的超标车上。可是对于按照当地合法程序获得的外地牌照超标电动车,虽然超标,本市却没有明文规定可禁止上路,由此成为交警执法盲区。因此亟须出台相关法规,明确只要是超标电动车,一律禁止上路。而要真正降服超标电动车这一危害交通安全、扰乱市场秩序的害群之马,需要多方联手,齐抓共管,行业要严格自律,技监严查生产源头,工商严查违规销售,公安交警严查违章行驶,一抓到底,常抓不懈。

  其实,只要在生产、销售和上路行驶等方面多管齐下强化管理,将超标车逐出上海、逐出市场不会太难。前不久,杭州市为促进电动自行车的健康、有序发展,减少和预防因电动自行车违法而引发的交通事故,就已明令禁止不符合国家技术标准的电动自行车在杭州市上牌,限制非杭州市市区注册的电动自行车在市区道路通行。又如宝钢集团强化电动自行车管理,禁止所有非上海牌照的电动自行车进入公司区域范围,获得广泛响应,许多员工包括与之有工作联系的人员,纷纷展开换车行动,一时间上海生产符合上牌要求的电动自行车在宝山销售量剧增。6月15日记者在宝山区非机动车管理所上牌点看到,要求上牌的电动自行车排起了长队,多达100余辆,工作人员讲:原先一天上牌最多也就20-30辆,这样的情景已是多年没见了!

[共 2 页]  上一页 [1]  [2] 

关键词:电动车 市场 
我来说两句( ) | | 责任编辑:白云
分享到:
新闻商机企业整车配件招聘求职
 Vip企业
供应 | 求购 | 招商 | 合作
 精彩图赏
香车美女 | 经典集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