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商情网:行业资讯旗舰!
免费注册>>
经销商登陆 | 商情通 | English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 商情视点 > 行业观察 > 正文
中国电动车 迷失中疾驰
来源:中国经营报    2010-11-25 9:36:57
我来说两句( ) | |
[提要] 在中国新能源车发展和鼓励政策日益完善的情况下,业内对于中国电动车的发展前景判断却逐渐出现了越来越激烈的矛盾观点。这不能不说是个怪现象。

  11月7日,由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向世界电动车协会联合申办的第25届世界电动车大会在深圳召开。会上对于电动车发展前景的激辩俨然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世界电动车协会主席陈清泉表示,3年内,中国电动车保有量将达到全球第一,中国将成为“电动车王国”;随后,清华大学汽车研究所所长、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陈全世则表示,电动车技术并不成熟,而且成本太高,现在距离电动车的大规模生产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有人说,对于发展电动车,欧美国家是试探性的,中国则是押宝性的。而正是由于这种押宝性的发展模式,才使得相关各方在模糊的前景面前,急切却又逐渐失去了方向。

  尽管激烈的争论就像竖在路边的警告牌一样提示着前方的危险,作为电动车战略的执行者,疾驰而过的汽车企业们却似乎已无法减速,只能寄望于自己会找到正确的应对方式。

  总体来看,外资品牌依靠较为先进的技术,采取的是先在中国推出电动车,然后再伺机国产的策略;而自主品牌由于技术上的先天劣势,采取的则是一边响应号召推新车,一边着重发展核心技术的手段。

  先占位、再国产 外资企业伺机而动

  “在中国,我们要做电动车市场的领导者。”11月6日,刚刚履新一个多月的大众(中国)总裁兼CEO倪凯铭,抛出了大众的底牌。

  作为一名电气工程师,倪凯铭在去年12月重返大众后,第一个任务便是为大众制订PEV(纯电动汽车)的发展战略。在这个战略中,针对中国本土市场的PEV方案被单独列为一部分。凭借技术优势,大众准备像其在传统汽车领域里的表现那样,再次把中国的电动车市场“搅”得风生水起。

  自信的迟到者

  “我们比别人晚了好几年,不过一旦发力就会优势明显。”倪凯铭的表达很自信。

  而说这话时,即将在明年进入中国市场的纯电动车通用VOLT和日产的聆风就摆在离大众纯电动高尔夫不远处的展台上。相比那些轻易不肯打开机器盖子示人的国产电动车,VOLT和聆风就像一对乖巧的玩具,任人把玩。

  在本次展会上,大众带来了纯电动版的高尔夫和朗逸。按照大众公布的成本,按每千瓦时500欧元计算,目前搭载了密度为26.5千瓦时电池的电动高尔夫,仅电池一项成本便为13250欧元(约合人民币12万元)。

  “电动车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在于电池成本过高。” 国家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监理咨询专家组组长王秉刚透露说,目前,动力锂电池的成本大约为每千瓦时3000元~4000元。

  “我们根本就没设定销售目标。”11月4日,奇瑞瑞麟M1-EV纯电动车上市,售价14.98万元~22.98万元,活动前,有奇瑞工作人员向《中国经营报》记者吐露实情。而从之前已经宣布正式上市的国内其他厂家推出的电动车来看,除部分交由政府公共部门试营运和以租赁模式投入商业化运行外,真正由私人消费者购买的电动车屈指可数。

  “这也是为什么要等到2013年、2014年才在中国生产这款车(指电动朗逸)的原因。”倪凯铭表示,发展电动车最关键是消费者能买得起,这样的产品才有意义。“一个示范车队,或者很昂贵的混合动力(包括电动车),不会从根本上改变现状。”

  折中的本土化

  如同在传统动力领域,为降低成本竞相国产化一样,面对中国政府提出的到2015年国内纯电动车保有量达到100万辆目标的诱惑,那些坚定不移地走纯电动路线的外资品牌也动起了国产化的心思。

  “我们也考虑在中国本地生产产品,但具体的国产化日期正在探讨当中。”日产(中国)副总经理中川恒彦并没有回避国产聆风的话题,但在他看来,无法准确预测的市场规模、标准化(指与电动车有关的各项标准)的整理工作及巨大的投资,让日产无法确定国产聆风的明确时间表。

  而大众则找到了折中的“国产”方式,“电动高尔夫目前在欧洲研发,但电动朗逸和电动宝来是在中国研发的。”倪凯铭表示,大众电动车的研发是在模块化战略指导下进行的,“有一些核心模块是在中国合资企业里面研发出来的,这对大家都是有利的”。

  与通用VLOT、日产聆风不同的是,大众将在2013年前后上市的电动车均来自现有量产车型。以电动朗逸为例,其“原型车”便来自由上海大众研发并享有知识产权的汽油版朗逸;而一汽-大众方面,率先“电动化”的宝来则同样是一汽-大众研发且享有知识产权的汽油版宝来。

  通过联手在中国的两个合作伙伴,大众至少可以在纯电动车车型开发、生产及部分零部件总成方面省下不少费用。而一旦最为关键的电池成本达到大众的预期,“我们有能力再设计一款全新的适合中国市场的电动车。”倪凯铭的这句话似乎在提醒竞争对手——步步为营的大众要在电动车领域后来居上。不过,对于市场前景及盈利目标,大众依然未下断言。

[共 2 页]   [1]  [2] 下一页

关键词:电动汽车 
我来说两句( ) | | 责任编辑:白云
分享到:
新闻商机企业整车配件招聘求职
 Vip企业
供应 | 求购 | 招商 | 合作
 精彩图赏
香车美女 | 经典集萃